孙玲名师工作室 | 民族团结故事⑨——“雅歌儒服”,胡衣胡帽——日常生活中的互鉴融通

  • 2024.07.14
  • 综合新闻

微信图片_20240714205342.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为了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些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孙玲名师工作室特推出“思政铸魂课堂——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系列活动,让民族团结、爱党爱国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学生中。


微信图片_20240714205345.jpg

习语近人

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真人录音:

“雅歌儒服”,胡衣胡帽——日常生活中的互鉴融通,兴安职业技术学院,6分钟


主讲讲师:薛元泽

微信图片_20240714205348.jpg


故事简介:


“雅歌儒服”,胡衣胡帽

——日常生活中的互鉴融通



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生活着的各民族通过各种方式保持着密切交流,从流传至今的语言、服饰、习俗中,随处可见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例证。“雅歌儒服”,就是我国历史上边疆少数民族喜爱、学习、接受中原文化的具体体现。

“雅歌”源自《诗经》中《雅》诗,指古代上层社会举行各种典礼或宴会时演唱的乐歌。“儒服”即古代儒者的服饰。儒家一向讲究仪表端庄,儒冠儒服成为儒者表达思想主张、展现精神面貌的一种方式,以高冠、宽衣长袍、方履为主要特征。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边疆少数民族积极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赋诗染翰者不乏其人。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逐步形成,不断巩固和发展。

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不断,服饰自然而然成为文化互动的载体。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衣冠礼仪制度持续影响着北方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汉族服饰吸收。

例如,北魏孝文帝就是儒家文化的崇尚者、倡导者和践行者,他在位时多次推动服饰制度改革。并在太和十九年(495年),迁都洛阳,赐群臣冠服,并严其法制,确立了汉式衣冠在北魏的地位。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发展、纺织技术进步,各民族在服饰习俗上的互鉴融通进一步深入。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步辇图》,描绘了贞观十四年文成公主入藏前,吐蕃使臣禄东赞到长安觐见唐太宗的场景。禄东赞身着长度过膝的小袖花锦袍,这就是“番客锦袍”的物证。据《通典》记载,“番客锦袍”是唐朝政府为表示器重和友好,专门为远来长安的使臣织造的。成都、扬州的织锦工人每年要织造400余件此类锦袍进贡朝廷,以满足“番客锦袍”的需求。

宋辽夏金时期,中原和边疆地区密切互动,民族交融在服饰上也得到生动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史书中,出现了“雅歌儒服”的记载。

金熙宗完颜亶,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他自幼跟随韩昉等儒士学习汉文经史,“雅歌儒服、烹茶焚香、弈棋战象”,“宛然一汉家少年子”。元代服饰虽然更多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但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建立起了冠服制度。

明代,各民族深度交融,少数民族文人学习儒家文化、参加科举,用汉语创作的诗文作品迭出。如,官至兵部尚书的蒙古族文学家苏祐用汉文创作的律诗为人称道,云南浪穹何氏、剑川赵氏这两个白族文学家族对唐诗的研究入木三分,其诗文创作呈现出浓厚的宗唐倾向。

到了清朝,汉族服饰中的吉祥纹样、色彩等元素融入满族服饰,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交流与共融。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一方面受到了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和丰富,出现了更多的华丽装饰和细腻的刺绣。另一方面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全方位的,正是这无处不在的交往交流交融,才推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


(来源 | 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