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是支撑学科建设、布局研究领域、整合科技资源、聚集科研人才、争取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促进合作交流的基础,也是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对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获批省级科研平台6个。
技术研发推广平台载体简介
(一)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是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申请,内蒙古教育厅审批成立的研究中心的区级平台。
该中心现成员65名,其中教授25名、副教授24名、讲师13名、助教3名;博士12名、硕士26名、本科27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青年学术骨干8名。年龄在28-75岁之间,已形成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较为稳定的学术队伍。
研究中心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乡村民间文化研究,主攻乡村民间文化研究、乡村民间和谐文化研究”为主攻方向,辐射兴安盟特色文化-红色文化。通过建设使研究中心在乡村民间文化研究领域成为全区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资政服务中心,在内蒙古地区打造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研究平台。以此促进北疆文化建设,服务自治区乡村振兴。
研究中心经过2年的课题研究,产出《兴安民间文学研究》《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红色丰碑 青山永记》等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
《兴安民间文学研究》是第一部专论兴安民间文学的著作。本文以兴安历史文化带视野,系统地、全面研究了兴安地域民间文学,提出了其特征和文化内涵。全书由绪论、正文六编21章、结论、参考书目等组成。绪论中阐述了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科尔沁文化与兴安地域文化,兴安民间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编兴安民间神话传说研究,第二编兴安民间故事研究,第三编兴安民间英雄史诗研究,第四编兴安胡仁乌力格尔研究,第五编兴安民间韵文研究,第六编兴安民歌研究等6编组成。结论中从七个方面进行归纳,最后进行了概况。
《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兴安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和省部级项目(65)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性层面理论分析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经济、文化价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开发利用的途径及其现实意义。
《红色丰碑 青山永记》以解读、探究、用故事与叙事相结合的阐释方法,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文物利用小切口,大主题的创意形式集中展示了10个旧址、5件文物、5份史料、5座烈士陵墓,基本汇集了兴安盟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文化,从4个方面阐释其意义和价值:革命旧遗址见证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革命文物凝结着革命者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革命史料铭记着伟大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革命烈士墓承载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牺牲精神。
(二)兴安盟科技孵化基地
“兴安盟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2021年12月20日批复,基地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为大学生创业和地方科技型企业孵化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是兴安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大众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基地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提供创业场地、共享设施、技术服务、咨询服务、投资融资、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服务,降低创业成本,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提高创业存活率,促进企业成长,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孵化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发展方向明确,具备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和孵化服务机制。是为兴安盟创业者搭建的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为新创办的、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有利于存活、发展的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在孵企业52家(其中2021年入驻的企业有27家),累计毕业企业有16家。现有孵化器从业资格人员4人,创业导师队伍20人其中“SYB创业讲师”18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实训师”4人,“兴安盟创业导师”4人。
(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兴安分院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兴安分院成立于2017年,内设兴安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中蒙俄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兴安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兴安盟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兴安盟分院应在兴安盟盟委宣传部领导下,接受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业务指导,按照“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原则,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2023—2024年分院课题共立项16项。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北疆文化建设理论研究项目(第一批)”兴安社科分院一项获批立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兴安分院成立以来结合地方特色开设《从红船到红城—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与实践》、《伟大的创举—解读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省级自治政权的建立》、《创新的力量—‘三不两利’政策与中国牧区民主改革发展》、《抗日的烽火—中村间谍案与九一八事变》等课程,其中后三门课程已在内蒙古党校通过审核鉴定,可以作为干部培训课程。
(四)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于2023年12月22日经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批复成立,为非独立法人、非常设内设机构。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于2024年5月29日召开,大会表决通过了《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5人,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主席1人、副主席4人、秘书长1人、常务委员29人组成。由于机构刚刚成立,目前科研平台各项工作正在起步建设当中。
本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本院重点工作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内容为:
(1)研宄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组织开展社科应用性研究,对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重点推进落实“五大任务”、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文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3)结合学院重点工作内容,开展相关研究。开展学院党委交办的专项课题研究。
(4)积极开展上级社科联及相关部门下发的课题研究工作。
(五)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商标品牌指导站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商标品牌建设指导站,2024年6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联合验收审批通过成立,位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整合区域内7所大中专院校、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革命老区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公办院校。是自治区级示范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全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与华为集团、联想集团、内蒙古森工集团等241家单位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基地;与230余家企业和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可以为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广泛的知识产权支持和品牌建设相关服务。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以来,成立运营组织架构,由院长带队,以管理服务系主要相关专业教师组成核心团队,为兴安盟乡村振兴、农牧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为建设国家级畜牧试验区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为兴安盟商标品牌战略提供智库支持。
(六)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在2023年10月,自治区教育厅认定的为全区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提供技能提升和证书鉴定工作,使得养老服务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医养康养服务深度融合,养老机构入住率、与老年人需求匹配度和专业服务能力有明显提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规范化发展。该人才培养基地培训标准教室:47间,面积为4300m²,其中实训教室27间,实训场地面积2500m²;教学用多媒体28台,教学课桌(椅)1200(套)。
2023年6月,协办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区赛的备赛阶段医学健康系承接集训任务、兴安盟代表团参赛选手5人,4人获得了优胜奖;2024年3月医学健康系承接兴安盟民政局承接参加4名选手参加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内蒙古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集训任务,并大赛中集训选手荣获一等奖一名、优胜奖2名。2024年7月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健康系5名教师参加兴安盟第三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暨内蒙古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兴安盟选拔赛中养老护理员赛项,最终有5名教师脱颖而出荣获1金2银2铜牌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