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扶贫日|农牧民致富带头人培训专家刘燕的故事

  • 2020.10.16
  • 校园生活

全国扶贫日|农牧民致富带头人培训专家刘燕的故事

宣传部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昨天

image.png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刘燕有一个特别的外号——“致富点子王”,作为兴安盟农牧民大学的校长,她热爱并致力于贫困地区农民种养殖技术培训事业,依托自治区东部盟市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平台,扶贫扶智,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艰苦创业、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在平凡的岗位和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助力精准扶贫的动人篇章,是革命老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农牧民朋友的贴心人。

image.png

三业联动,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智力脱贫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精准扶贫指示精神,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承担起助推脱贫攻坚的服务社会职能,坚持“立足兴安、面向兴安、服务兴安”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设立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成了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面对学生、面对农牧民、面对企业和脱贫致富带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服务社会、助力精准脱贫,实现自身发展的新作为。多年来,刘燕主任带领革命老区唯一一所高校的科技扶贫团队,走遍了兴安盟的农牧区,把脱贫致富的技能传授给农牧民,更把奔小康的希望带给贫困的乡镇嘎查。

image.png

刘燕主任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充分利用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天然优势,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力所能及地帮扶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主动为扶贫攻坚出招发力,使“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真正落到实处;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在贫困地区探索出一条发展产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三业”联动、精准扶贫模式。

利用京蒙协作扶贫优势,创造推广了“阿尔山扶贫模式”,得到中组部领导认可和好评。刘燕和学院培训团队探索结合“互联网+”、共享经济、新零售等多种模式,在兴安盟发展崭新的创业项目,集合小农户的力量,以去规模化、去重量化、去中间化、定制化实现精细化种养殖业,助力农民增收,为区内外提供优质优价林农产品。她经常说,产业扶贫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不是老百姓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卖出去、卖给谁、如何卖出高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

image.png

志智双扶,帮助贫困群众消除“贫根”

扶贫不是一味地给钱,而是要通过“扶志”和“扶智”消减贫根,阻断代际贫困,长效推进扶贫,让贫困人口站起来,走得远,这是刘燕和学院培训团队走进帮扶户的信条。5年、300多期培训班、3万多名农牧民学员,每一期的开班仪式上,刘燕主任的动员讲话都让大家深受感染,看着她充满期待的眼神,听着唠家常式的讲话,大家自然而然的这份信赖成为培训班顺利成功的保障。

刘燕负责组织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突出科技合作的先导地位,多渠道加强知识分享、技术转移、信息沟通和人员交流,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组建合作社、吸引贫困农牧民入股的方式,实现了扶贫与扶志和扶智的结合。阿尔山地区周边现在形成了从北虫草种植到养殖、屠宰、加工、销售、餐饮的全产业链条,农牧民变成合作社的股民,股民又变成工人,农牧民真正实现了就业,这个项目也成为兴安盟的脱贫产业创新项目。

科右前旗的致富能人齐晓景是刘燕的得意门生,现在是团十九大代表、全国妇联致富能手。在政府各部门支持和引导下,齐晓景先后多次参加全盟农牧民技能培训班和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进一步更新了理念、提升了技能、拓宽了视野,也坚定了自己带领农民致富的信心。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她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将展翼合作社的绿色农产品利用网络平台推广,通过学院的宣传推介,将蔬菜生意做到了网上,省时省力又降低升本,利用互联网将新鲜果蔬配送到家,为蔬菜种植户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又让广大市民吃到了放心绿色新鲜的果蔬。合作社创办了展翼家庭农场,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体验的基地,创造亲子交流的平台,吃到自己种植的放心果蔬。在学院培训中心的扶持下,准备建立一个集采摘农事体验和餐饮于一体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发挥城郊的边位优势,大力推广城郊旅游业,提升品牌,拉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增强带动村民致富的能力,打造兴安盟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image.png

科技服务,帮助贫困群众产业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说:“俗话说得好,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要加强老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渔,使他们都能掌握一项就业本领。”学院抓住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作用,按照“政府主导、学院承办、校企合作”的工作途径,围绕“致富有目标、技术能培养、操作可实施”三大环节,以“大户带小户、先富帮后富”的脱贫带动基本方法,创新运用“356”即3天理论+5天实践+6个月技术服务的培训模式,积极开展针对全盟农牧民的各类技能培训。

image.png

开展科技服务精准脱贫,通过建立信息交流群、拓展培训队伍,刘燕带领培训团队传播大家关心扶贫、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声音,特别是扶贫攻坚当中的典型、优秀人物事迹,突出榜样作用;注重扶智,发展有利于农村科技推广普及的在线农技服务,把种养殖技能培训和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帮助贫困地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凸显引领示范功能。

提出精准扶贫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致富路子;把做好农村工作、特别是实施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在盟市领导深切关怀和市人大常委会、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和阿尔山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做到内外兼修,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带领林区人民尽快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image.png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刘燕和培训团队仅仅抓住分类施策这个核心,以市场、问题和效率为导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精准帮扶,取得实效。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村情、民情,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选择与贫困户的现实条件相适应的产业。如白狼镇围绕乡村旅游、木耳种植、梅花鹿、马鹿养殖产业开展产业扶贫,形成一个能辐射带动1500余人的旅游开发区和鹿产品产业基地;立足现有扶持政策,选择扶持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在五岔沟镇,明确松树、桦树苗木培植、产业作为主要扶贫产业;立足平台优势,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打造商业品牌,引进商家到阿市各乡镇收购蕨菜、黄花菜、蜂蜜等农副产品,并开设网店,发布农副产品销售信息,为贫困户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问题。

image.png

以问题为导向,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选择贫困户积极参与的扶持方式。针对致富无门型贫困户,采取“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产业。培训团队建议由政府统一建设主导产业脱贫基地,免费提供土地流转、种苗、技术等,引导有产业发展意愿但因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信息的贫困户到基地发展产业。针对缺少劳力型贫困户,采取“以地入股”模式发展产业。对居住边远且耕地山林零碎荒芜的贫困户,鼓励其以山林等资源入股,成立股份合作社,统一承包给大户经营,实行收益按比例分红。针对照顾家庭型贫困户,实行“劳务帮扶”模式增加收入。把没有产业发展能力、以打零工为主且需要就近照顾家人的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机、施肥、修剪、打药等劳务服务分队,推荐介绍到产业基地务工,帮助贫困户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

image.png

以效率为导向,注重统分结合,走产权联合、合作经营的发展道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让贫困户从中获得更多收益。依托京蒙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引导农民建基地、兴产业,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发展和完善合作社,化解贫困户面临的生产和销售困境。扶持专业技术合作社发展,对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会进行补贴,引导贫困户以合作社为中心“抱团式”发展;建立新型农业产业体系,通过“能人”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民增收,培养了一批个人脱贫致富典型。

找准三个“着力点”推进精准扶贫。宣讲造势,促思想认识提高。通过集中宣传、入户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及时地把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向贫困户进行宣讲,引导消除“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集体评议,把好复核识别关。刘燕和扶贫工作队积极主动配合镇、村召集村民开会评议,并严格落实“七步法”,有效提高再识别复核工作准确性和群众满意度;入户摸底,找准脱贫好路子。配合阿尔山市帮扶干部深入贫困对象家中,问情况、听想法、谋路子,把贫困户的自身优势与扶贫政策相结合,共商脱贫好计策。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刘燕主任带领培训团队作为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一环,充分发挥在人大代表、高校教师在扶贫攻坚中的特殊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扶贫效果。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完善能人信息库。为引导能人大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白狼、伊尔施、五岔沟、明水等镇组织开展对全镇范围内有社会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能人大户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按照政治面貌、主要致富途径、兴办实事、个人作用发挥等方面科学分类,建立能人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完善。

立足优势产业,打造能人扶贫示范点。木耳、黄花养殖作为阿尔山市的主导农业产业,具有周期短、风险低、效益好等优点,且种植业能人中一半以上是大户。为做好示范引领,精心打造了“帮扶干部+能人大户+贫困户”木耳产业示范基地。刘燕积极协调当地挂点帮扶干部牵线搭桥,帮助基地与贫困户成功签订用工协议,保障木耳生产各个环节中优先聘请贫困户。一年下来,贫困户劳动力人均增收在3000元以上。发挥能人专长,逐步培育壮大新产业;要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需要教会更多的贫困户懂技术和善管理。刘燕和培训团队组织贫困户和能人大户结对子,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解决生产和销售难题,使贫困户能有稳定收入,从而贫困户生产技术上进一步提升,自我发展和增收致富能力显著增强。

image.png

今年疫情期间,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派出师生团队参加“助力脱贫攻坚——兴安盟网红直播带货大赛”,在本次活动中,刘燕和培训中心、创业学院团队联手科沁万佳、蒙佳集团、可为食品等兴安盟大型企业和农村合作社,利用抖音、快手、淘宝、京东等平台,学习自媒体新技术,掌握直播带货技能,真可谓老师学生齐上阵,师父徒弟带货忙,“助力脱贫攻坚,我为兴安盟代言”,这既是该项活动的主题,也是兴安学院师生共同的心声。

image.png

刘燕和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团队是革命老区兴安盟脱贫攻坚战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促进农牧民致富技能提升的“智库”,更是鼓励老百姓们更新理念、改变状态,追求美好生活目标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