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育英才 民族团结花盛开——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纪实

  • 2021.09.09
  • 综合新闻

几年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在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时讲话精神和“七一”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广大师生思想政治引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办学思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向纵深发展

image.png

兴安学院是革命老区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高校,是自治区级示范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634人,少数民族教师277人,占46.4%;在校生1162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1%。各民族师生在学院党委的带领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做贡献。学院党委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战略发展任务,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独特优势,切实把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到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真正转化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校园和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力量,有效引导各族师生真正成为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维护者和践行者。学院先后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厅民族教育研究成果奖等荣誉称号。

image.png

  2019年,学院党委在编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单独设立统战部,统筹推进全院统一战线工作,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努力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学院44名正处级环节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19人,占总数的43.2%;按照2020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和要求,重新调整成立由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学院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从而在组织上为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保障;各基层党组织增设统战委员(为了便于工作学生科长兼统战委员)努力构建学院“大统战”的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确保学院民族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聚焦工作主线,多措抓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一是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把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经常性长期的重要任务狠抓不懈,推动课堂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同向同行。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从2021级新生开始专门安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查课;通过课程思政和“三全思政”、支部书记每学期讲《形势政策》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涵盖中国的民族状况、民族问题、政策演变、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通过党史学习教课堂三分钟充分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在润物无声中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不断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image.png

二是积极研发红色教育课程。依托内蒙古社科院兴安分院推出五个红色专题课程《伟大壮举--解读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省级自治政权的建立》《创立创新的力量--三不两利政策与中国牧区民主改革》《中村间谍案与九一八事变》《从红船到红城——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兴安党旗红——兴安盟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建立》。以五门课程为主线在师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开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和红色文化大讲堂,结合兴安红色资源,形成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仪式教学等教育培训模式。2019年我院成为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基地;2020年成为自治区 “统一战线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对外承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升培训10批次。  

image.png

三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教材使用工作文件精神,建立三级包联机制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版统编教材使用推进工作。院级领导班子对包联部门开展政策解读宣讲,集中组织解读培训会6次,累计培训180人次,1200余人次教工聆听政策解读、院系领导做好包联教师学生工作,累计进行谈话谈心2000人次、教师辅导员包联学生定期组织谈话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任何问题都消灭在萌芽状态;组织学习《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组织师生观看《统编教材》专题片,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线和主动权;结合学党史主题教育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培训,3月和7月聘请自治区社会主义学院专家教授讲学4人次分别做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解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讲座。

image.png

强化师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意识和文字规范使用的意识,为学生创造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语言环境,自2019年以来共完成校内学生近6000人次的普通话培训测试任务,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精心指导,我院国家级测试员朱艳波老师、蒙汉兼通测试员乌梅花、董秀娟二位测试员老师为蒙语授课学生提供帮助,在其普通话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随时随地进行指导,普通话测试通过率达100%;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学院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为少数民族学生召开专场招聘会、积极对接民族幼儿园,从实习入手,就业前置,提前谋划,提早布局,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加畅通的就业平台;在大学生资助方面,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方便,2021年学院受助学生284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743人,确保贫困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并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回报社会。

image.png

三、聚焦文化内涵,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影响力吸引力

1、汲取国学精华,引导学生“三观”培植教育

近年来,学院领导把国学文化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育结合起来,围绕立德树人总要求,从国学思想中汲取教育精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深厚民族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立“国学教育研究中心”,将格局商学兴安分院、图书馆、非遗学院、围棋学院、书法学院、侨胞基地设在中心。

一是培养特长禀赋,扎实推进围棋学院、书法学院各项工作。

image.png

2019年9月,成立“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围棋学院”,这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成立的第一所围棋学院。2020年3月,经过积极努力争取,围棋学院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全国首批围棋师资培训试点单位”。2020年7月,围棋学院“葛道师资班”学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参加顶岗实习专场招聘会56名实习生被全国各大围棋培训机构一抢而光;开展“通识中国”“水墨中国”“印记中国”“诵读中国”“诗教中国”五个中国系列活动。书法学院学生在2020年自治区书法大赛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是弘扬非遗文化,培养非遗传承人才。

image.png

学院非物质文化学院现开设2个民族文化技艺类专业,设立4个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大师工作室,近年相继承办了国家艺术基金“蒙古四胡”人才培训班、内蒙古文化旅游厅“非遗+扶贫”研习班、兴安盟非遗人才研修班;学院把徐来振等一批兴安盟地区非遗传承大师请进学院作为客座教授,指导专业学生上课;近年来,非遗学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致力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人才,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与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现教学、科研与创新综合性全方位发展,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使之成为本地区极具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

三是打造专家团队,开发国学精品课程。

配合学院思政教育、美育教育、非遗传承等,打造由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国学教育专家团队,开发“传统文化”“主持艺术”“京剧表演”“礼仪”“古筝”“围棋”“书法”“茶艺”等国学课程,积极开展社会公益培训活动。着力打造“兴安国学讲坛”“国学品鉴”等特色品牌,创作诸如《英雄蒋弼仁》《中村间谍案》《五一之光》等原创红色品牌剧目,组织了百人古筝、千人太极展演,同学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深情尽情泼洒在琴弦上,倾注在乐曲中;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活动,5月份为乌兰浩特市爱国办事处万佳社区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大讲堂助力、为义勒力特镇开设围棋大讲堂助力;利用纪念日开展诗话端午情怀--国学文化进社区活动;在乌兰牧骑宫举办草原儿女心向党“非遗”专场音乐会等活动,开创高校国学教育与中小学国学教育合作和发挥高校国学教育优势为乡村振兴助力的新模式。

image.png

在师生中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向全体师生发起“民族团结,从你我做起”的倡议、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实施方案》、印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手册,创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各系师生以文化交流、集中学习、组织演讲、主题班会、送教下乡、义诊等形式开展活动20余次。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石榴子小课堂”专栏精品内容,宣传民族政策,弘扬民族文化,推介民族知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院宣传部、社科分院携宣讲团的同学们成立“石榴籽宣讲小分队”,开辟专栏“石榴籽宣讲”,开展网络系列宣讲活动;疫情期间与兴安盟电视台栏目合作在抖音平台现场录播校园网络歌会、组织师生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进义勒力特嘎查开展送温暖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走访慰问活动;通过“民族团结·同心筑梦”文艺演出,切实提升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组建成立“石榴籽”社团等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参加“传承红色经典,礼赞百年华诞”红歌会主题活动、“不忘合作初心颂党恩琴歌舞笔致青春”展演等大型活动,充分展现老区高校乌兰牧骑风采,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大家全方位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广大师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发挥服务职能,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学院积极发挥服务社会职能,心系民族情谊、践行支教帮扶,同时注重研究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今年3月,学院精心选拔27名品学兼优学生组建支教团队,接受自治区教育厅委派,为兴安盟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师资帮助,27名支教学生已在13所民族语言授课小学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我院积极鼓励毕业生参加教育厅组织的特岗教师招聘工作,截止目前我院优秀毕业生通过考试进入民族学校工作人数达10人,工作表现得到用人学校的好评;到科右前旗第一小学开展“手拉手”教师统编语文基础汉语知识培训活动,学院以扎实举措和实际行动,不折不扣落实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工作,彰显了地方高校的政治担当。

image.png

二是学院专门成立兴安盟民族文化研究团队。从2000年开始系统研究民族文化,目前在研课题3项,著作4部,获自治区奖3项,完成自治区级课题17项。2021年马列部孙玲教授组织申报了学院重点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高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image.png

三是多次成功举办中蒙俄三国研讨论谈会。与蒙古国东方省联合互派留学生,依托中外9所学院成立了“中蒙俄东北亚国际旅游商务学院”。通过会议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打造中蒙俄职业类高校联盟,共同筹建“中蒙俄职业院校特色畜牧业研究中心”。四是传承弘扬乌兰牧骑精神,与深圳聚橙集团合作创建聚橙·乌兰牧骑学院,组织开展“红色传承”原生态专场音乐会、文艺演出等多场惠民活动。原生态组合表演原创作品《兴安兴安》作为优秀节目入选全区首届高校乌兰牧骑汇演,并在自治区完成巡演;今年7月我院同北京联合大学录制的《京蒙帮扶结硕果民族团结一家亲,歌唱祖国谢党恩》专题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 

image.png

几年来,学院民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活动载体需要创新,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度还需提升等等。下一步,学院将在各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在兴安盟统战部和盟民委的大力支持下,以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示范校为目标,积极发挥高校职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和发展,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抓手,服务地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努力实现学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积极为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增光添彩、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