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工作“兴职样板”
多年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聚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聚力人才培养内涵式建设,积极构建横向贯通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纵向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各年级、各环节、各方面“知、情、意、行”载体,“点、线、面、体”内核多维度、全覆盖“一线双四”工作育人模式,书写祖国北疆红色沃土民族团结进步“兴职样板”。
学院紧紧围绕培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又红又专时代新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聚焦立德树人核心点,坚持守正创新、正本清源,着眼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体制,创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党的民族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聚焦主题主线,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学院办学治校生命线,以教育教学为主线、以文化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夯实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
突出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院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等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将“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入学院章程,成立铸牢教育领导小组与工作专班。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着力在特色与服务上作文章,形成以“4321”为引领办学理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推动形成实施有方案、落实有步骤、保障有措施、效果有检查长效机制。
协同发力育人,多方联动格局。坚持党委书记、院长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常态化纳入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党建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履行党建主体责任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学院干部选拔任用、人才引进、师德师风评价以及党员发展“铁规矩”“硬杠杠”。
传承红色基因,营造浓厚氛围。内蒙古地方职业院校创立、发展、壮大,归根结底得益于党中央坚强领导,得益于党与国家关心支持。内蒙古兴安盟,是自治区闪烁红色民族革命历史的“名片”,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创之地、实践之地与成功之地,是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地,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坐落着唯一一所有着七十多年办学历史的高等院校——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传承红色基因、永远跟党走,是办好学院内涵式发展根本保证。结合得天独厚的内蒙古自治政府诞生地的北疆基地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打造特色思政课程,把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源头活水与教育内容,致力于创新实践路径,以“四个五”融合发展理念为抓手,通过推行“五个融合”工作机制、弘扬“五个一百”优秀作品、开展“五个中国”主题活动、建设“五个基地”教育平台等举措,在多元化的互动中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召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活红色文化改革为先导,从而讲好民族自治地方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早期解放的故事,加强大学生对“五个认同”爱国主义教育,把北疆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好。开办兴职讲坛、读书班,成立北疆红色文化研究基地深化革命精神谱系研究,形成一批红色文化育人案例与理论实践成果。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专任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主体作用,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统一战线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大统战格局,选派党外干部、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到高校、党校参加各类专题培训,确保学院各级党组织与广大教职工始终成为做好民族工作坚强政治力量。
加强科学谋划,提高治理能力。治理能力是聚焦实践、凝聚力量、求真务实的能力,学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办学主线,确定发展目标、提炼办学特色、推动改革发展,结合制定“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科学谋划,有效融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维度,助力建设模范自治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心系民族情谊,浸润师生心灵。建立三级包联机制,院级领导班子对包联部门开展政策解读宣讲,累计培训180人次、谈话谈心2000人次、1200余人次教工聆听政策解读。以推普润心文化育人品牌为抓手,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助力统编教材使用,依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站等平台,组织教师通过“大学+小学”等协作方式,先后选派189名学生到旗县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支教,不断增强师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社会服务力。打造“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北疆文化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将“三字一话”基本功纳入师范类学生技能考核,组织来自八省区各族在校生进行普通话培训,完成自治区直属机关培训测试800人次、盟直机关培训1300人次、测试5000人次,兴安盟职高学生测试3011人次。组建推普团队,在“推普周”期间,学院师生走进乡村牧区开展推普宣讲,惠及4000多人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师为学生讲授思政课
兴安盟科右中旗中等职业学校为学院第二批支教团队发放聘任书
聚焦“培养人”这一根本,将日常教学与“双高”及本科建设有机统筹,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融通互嵌人才培养模式,构筑各民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保障线。
聚合育人资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育人共同体。大力推进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着眼“学习·实践·创新·提高·深化·拓展·巩固”等育人要素及环节,推动课程、专业、实践、通识、网络教育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统衔接、深度融合。巩固拓展师德师风建设成果,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年“ 七个一”专项行动,提高工作效能。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将中华文化传承浸润进育人全过程,结合办学特色布置学院人文与自然景观,营造境界高雅、开放包容,相互认同、具有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精神氛围,让校园一景一物都带有传统文化元素。持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送教入企”“送教入园”等方式,全力打造育人有道、教学有法、科研有果、专兼结合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职教与产业进一步融合。建设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打造“一体两翼”式,兼具体验、教学、实践、研学功能立体化红色教育基地与服务全盟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课程思政研学体验基地”,让各民族学生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推进教学改革,突出主线、不断夯实课堂阵地。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打造“12345 思政+”大思政育人品牌,积极挖掘各门课程思政元素与德育内涵,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引导教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教学设计,生成专业思政矩阵及课程思政矩阵,推动民族特色品牌创建,做到“远方”案例与“身边”故事并举,使“思政”与“课程”关系“如春在花、如盐化水”。开设特色选修课,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广书法、皮雕、插花、古筝、茶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科新优势,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师生宣讲中华民族历史观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构建全链条教育体系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全力推进课程思政特色校建设创建工作,持续推进“五个一”课程思政建设工程,深挖学科特色与优势,积极研发红色教育课程,实行党建与“北疆红色文化教育”相融合工作模式,在教材、教案、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北疆红色文化教育”内涵,以研促教开展兴安红色文化研究,聘请专家带领团队到“一馆三址”等地考察、探讨,研发三个红色文化专题课,推出六个《红色基因代代传兴安向党谱华章》微党课,有机融入思政课。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将其从一门课程变成一套课程体系,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优势学科群。严格按照“凡用必选、凡选必审、凡编必审”原则,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开展课程实施与教材使用监测工作,加强对编写人员的前置审核,重点监测国家与自治区规划教材选用使用情况,以及学院使用的各类教材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方面情况,为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提供保障。目前,学院获评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1支,获批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获评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认定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5门并立项建设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 93 门,入选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特色高职院校建设点,“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成果入选“聚焦职教”全国职业院校实例评选。
突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引领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精心实施“铸魂育人培根行动”,构建“党建+思政”育人格局。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把握教育规律,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改革,真正把学院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强战斗堡垒。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优建强专职组织员队伍,建立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加大对党组织书记与党务干部培训教育力度,切实发挥“头雁”效应,确保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能落实、会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讲规范、有特色。增设各基层党组织统战委员,努力构建学院“大统战”工作格局与长效机制,确保学院民族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自治区高校首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创新试点单位”职能功效,在组织上为民族工作开展提供坚强保障,发挥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及留学人员作用,持续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推进协商民主、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探索通过主题党日、“双报到双服务”、党员亮身份、公开承诺践诺等举措,开展党课、微党课评比等特色活动,创新组织活动、激发支部活力。近年来,聚焦师生思想政治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等重点任务,培育创建自治区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全盟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全盟“树德育人”品牌党支部1个,建设堡垒支部 8 个,创建坚强堡垒支部 3个。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无我茶会
VR教室实景教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聚焦点、发力点,学院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丰富内容与拓展形式相结合、线下工作与线上教育相结合,坚定全院团结奋斗主心骨,唱响师生干事创业主旋律,筑牢精神文明培育主阵地,建强宣传思想工作主力军,不断提升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德施教能力。
上讲台,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感染力“凝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设立马克思主义教学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研室、成立“同心石榴籽思政教育创新团队”,充分挖掘各门课程内在育人元素,探索以名师工作室作用发挥为引领的师德师风培育新路径,创建院级名师工作室17个、区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1个。
进舞台,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吸引力“固本”。“小角度”彰显“大方向”、“小故事”诠释“大道理”,开展“艺术+思政”,传承红色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实践中,让艺术赋能“思政课堂”,“讲、演、唱、诵、奏、画、写”等形式解码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政基因,一次次将红色种子播撒进师生心田,构筑成人文工程。
入平台,扩大宣传思想工作影响力“培根”。发挥好 “样板田”“示范区”作用,学院实施党建品牌建设步伐,打造“一系一品”品牌形象,全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创建,着力培育与选树“标杆院系”“样板支部”“两优一先”先进典型,把具有学院特色、代表学院标杆表率优秀党组织与党员个人推到更大平台。统筹谋划“一盘棋”,内外联动“一张网”,打造校园“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逐步形成“易班+”模式,建设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网上云课堂”“民族团结故事”,数智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样态。形成民族融合“粘合剂”、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创新开展“石榴籽同心营”校园文化特色品牌,组建成立“石榴籽”社团发挥宣传矩阵强大功效,开设“石榴籽小课堂”“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专栏,制定活动月工作安排、印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手册并印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手册》3000册,开展线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加深学生对民族政策法规理解与认识,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蒙古马精神及“三北精神”等为基本内容“北疆文化”品牌。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思政情景剧”大赛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匠心传承——名师带高徒”结对仪式
如何将推进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根”扎得更深,需以春风化雨、精耕细作下“知行合一”,更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中持续推进。学院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青少年实践教育活动营地(区级)、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近年来,学院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着眼学生、学业、学情、学术等实践维度与育人要素,固本培元、夯基垒台。
倡导嵌入式学习,打造具有交往性与情境性特征“学习共同体”。坚持“严、爱、细、融”,深化分级、分层、分段培养,健全学生学业发展过程帮扶体系,重点做好来自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精准帮扶,切实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于学生学习成果上。完善协同联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积极推进自治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作用发挥,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为学生心理健康暖心护航。丰富就业指导形式,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加大资助政策讲解宣传,深度落实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帮助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让教师多进企业、多“接地气”,把岗位需求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实习就业能力与岗位竞争力。
倡导融入式科研,形成具有参与性与协同性特征“学术共同体”。强化全员育人协同机制,营造全过程育人环境,通过科研实践活动与理论教育协同打造综合育人模式,把立德树人内化到课程、文化、实践、管理、服务等各领域。打造服务决策、学术创新、培养人才科研创新平台,把“模范自治区”、兴安红色文化阐释作为学院社科研究工作重点,推动红色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自治区统一战线实践教学基地、内蒙古社科院兴安分院、学院社科联、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载体,让“家门口”红色资源成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教材”。加强跨校、跨领域、跨学科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集成攻关,结合内蒙古地域文化特点,组建各民族师生参与、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同科研创新团队,坚持不懈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为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智库支持。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各民族师生形成整体、合作、协同、共融科研共同体,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基础,近三年立项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3项。
倡导渗透式实践,构建具有共生性与关联性特征“实践共同体”。用好用活盟内“一馆三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土思政课资源,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兴安盟红色文化融入课程讲解、实践教学中,通过社会实践、红色研学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坚持课堂“小舞台”与社会“大天地”互通联动,积极推动“一师一专题”团队授课模式,建设学院、企业、社会、政府联动“大讲堂”,聘任特聘教授、革命烈士后代、红色讲解员等担任兼职思政教师,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让来自全国18个省区各民族学生在服务民族地区发展进程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与归属感,打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基础与实践根基。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运用“六种载体”,引导师生群众深刻认识、牢牢铭记“六句话的事实与道理”。组织学院各民族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暑期调研、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等富有民族文化特色交流活动,组织30余支团队,涵盖师生2400余名,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集中+分散”相结合方式赴基层一线开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农业政策宣讲、雷锋精神知识普及、种养技能培训等活动180余次,进一步拓宽课程实践场域,做到学院第二课堂有“势”又“实”。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组织中蒙俄三国高等院校师生开展“兴安岭上兴安盟”研学实践活动、各族青少年探访阿尔山火山地质遗迹研学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唱响新时代、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完善协同性机制,培育具有整体性与联动性特征“区域共同体”。集成打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构建“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与文化交融”运行机制,围绕养老托育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农畜产品等优势产业,加大校政行企研协同,通过联合共建研究中心或研究院等方式,进一步凝练提升科技成果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学院智慧与力量。以全产业链技能培训为依托、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现代畜牧业科研为载体,不断深化中蒙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牵头举办五届中蒙俄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特色畜牧业发展论坛,与俄蒙两国11所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紧扣产业链部署教育链,与兴安盟民政局等部门,山东水发、中广核、大连春和等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兴安盟“养共体”项目实施,建设新能源风光互补实训室、特种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森林草原防火智慧监测管理平台。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共育新模式,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集团等120余家企业、20家院校及单位开展多元化合作,同山东鲁安消防安保有限公司联合创办自治区第一所现代消防产业学院,并获批自治区首批“工匠学院”,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森工集团等15家企事业单位牵头成立“内蒙古现代消防产教融合共同体”。依托学院建立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基地及兴安盟“乡村振兴学院”,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农牧民培训任务2万余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4000余人。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2024届毕业生双选会现场
中蒙俄院校会商合作办学及签署合作协议座谈会
中蒙俄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特色畜牧业发展论坛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中俄蒙研学交流活动
生活思政——走进乡镇新农村绿色大棚
致敬过往,把握当下,启迪未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与使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院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敢创新、勇作为,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强音,奋笔书写“教育强国、职教可为”时代答卷。